隨手思 – Nexte靈氣的肉身手感和身感是什麼

肉身手感和身感,是SBMSS創校以來,尤其是Nexte靈氣一級就開始教授的技術。這兩個名詞,也是SBMSS獨創,並且也是唯一能夠科學化靈學的身心靈研究所的課程。
請找SBMSS的師資,來系統化的學習最完整與正統SBMSS的手感和身感技術。
接著,來解釋什麼是Nexte靈氣/靈學的肉身手感和身感(以下簡稱Nexte身手感)。
精準來說,Nexte身手感是開發人體對電磁波能量的觸覺。
我們主要開發的感受器之一,是人體的默克爾細胞(Merkel Cells)感受器(以下簡稱Merkel細胞)。
Merkel細胞通常存在於表皮的底部(基底)層,距離皮膚表面約0.1毫米。Merkel細胞最初由德國解剖學家弗里德里希·默克爾 (Friedrich Merkel)在1800年代末發現。200年後,科學家證實它們充當觸摸細胞,並將觸覺相關信息(如質地和壓力)傳遞給大腦。
這裏要來用磁鐵礦(Fe3O4)講講動物的磁感知的冷知識。
磁鐵礦(Fe3O4)是一種在許多動物中發現的礦物,被認為在磁感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種礦物的晶體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細菌運動的基礎。磁鐵礦顆粒被發現在許多動物的身體中,包括鳥類的鼻子和人類的眼眶和鼻腔。大部分的磁鐵礦都以單領域晶體的形式存在,這種晶體是小型的永久磁化條形磁鐵,可以自由旋轉以與地球的磁場對齊。磁鐵礦結構在各種生物中的形式可能不同,因此磁鐵礦感應器在不同的生物中可能有不同的特性。大部分的磁鐵礦都以單領域晶體的形式存在,這種晶體是小型的永久磁化條形磁鐵,可以自由旋轉以與地球的磁場對齊。如果單領域的磁鐵礦顆粒固定在細胞膜中,並且可以自由地與地球的磁場對齊,那麼在真核細胞中可能存在自由移動的磁鐵礦顆粒。如果這與機械活化的離子通道相關聯,那麼它可能在某些方向上發出磁場的信號。
另一個稱為黑素體(melanosomes)擁有帶負電的順磁性中心,並且在磁場的影響下會移動到細胞中心。這些特性使黑素體非常適合作為哺乳動物的磁感應器。
在Merkel細胞的細胞質內發現了⼀些由黑素細胞轉移來的⿊素體。對於Merkel細胞中的轉導過程,作為固體永磁體的⿊素體,可以隨著磁場的變化在Merkel細胞中像羅盤針⼀樣旋轉,並通過這種扭矩誘導初級機械感覺過程。Merkel細胞中的黑素體與細胞骨架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精細系統,該系統能感知磁場變化並觸發信號轉導。這種磁感知器系統可能就像靈敏的生物磁力計一樣發揮作用,具有代表神經編碼場強度和傾斜度的特殊結構特徵。
在一項研究中,位於 Merkel 細胞細胞質內的⿊素體的運動會打開通道並產⽣膜電位。 Merkel 細胞在暴露於電磁輻射後釋放其神經分泌顆粒的能⼒,即 Merkel 細胞是電磁受體細胞。⼀項研究將上丘腦確定為由磁刺激引起的神經活動部位,⽽在⼈類中,腦島、前扣帶回和雙側海⻢/尾狀核區域被認為是參與處理磁信息的⼤腦結構。 Merkel 細胞與⼤腦的連接可能構成針灸的基礎,⽽Merkel 細胞感知電磁場的能⼒也表明電磁場對哺乳動物造成危害的可能機制。
雖然⾝體可以吸收特定頻率的電磁輻射,但由於質⼦、電⼦和離⼦等帶電粒⼦的運動或旋
轉,⾝體也會產⽣電磁場。因此,⼈類不僅吸收電磁輻射⽽且也會自身產生電磁場。該研究發現Merkel細胞在暴露於手機的電磁輻射後會產生一定的反應,這進一步支持了Merkel細胞可能是電磁受體細胞的觀點。大腦和Merkel細胞的連接是雙向的,並且Merkel細胞可能不僅是電磁場的接收器,還可以透過這些細胞傳出信號,而用於生物場模式。
例如,我們最倡導的接地(Grounding)的有益效果可能是因為手掌和腳底的默克爾神經末梢直接接地,使得自由電子和地球的電節律可以流向身體,或由身體代謝到大地。同時默克爾細胞可能在感知紫外線輻射的表現上也相當出色。
講了這麼多,重點如下:
1. 如遇量子力學或心誠則靈或自由心證或靈學事時,先考慮是否能先用現實/身字來解決。
2.被當成靈學的肉身的手感身感,若用科學解釋與開發,會更有把握。
3. 當不知道電磁波的影響是什麼之前,不要因有感就自由心證這個有感。
4.手感身感除了有肉身機制外,還有能量體/靈體的手感身感,開心世界之大吧。
5. 靈學與科學可以分清楚,即便混合雙打,也要稍能講清楚。
6. 只有知道細節,才能掌握細節,就不會含糊概括了。
如果對理性學習靈氣有興趣,請來跟我們一起學習講得清楚又有驗證的Nexte靈氣。
科學化靈學的學習,就不必擔心淪為鬼神標籤化的cosplay了。
等你。
–蘇菲亞寫身心靈的身(能量醫學)
1. Boulais N, Misery L. Merkel cells. J Am Acad Dermatol 2007;57:147‒65.
2. Toyoshima K, Seta Y, Nakashima T, Shimamura A. Occurrence of melanosomecontaining Merkel cells in mammalian oral mucosa. Acta Anat (Basel) 1993;147:145‒8
3. Blakemore RP, Frankel RB. Magnetic navigation in bacteria. Sci Am 1981;245:58‒65.
4. Testorf MF, Ake Oberg P, Iwasaka M, Ueno S. Melanophore aggregation in strong static magnetic fields. Bioelectromagnetics 2002;23:444‒9.
5. Robertson JA, Theberge J, Weller J, Drost DJ, Prato FS, Thomas AW. 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exposure can alter neuroprocessing in humans. J R Soc Interface 2010;7:467‒73.
6.Oschman JL. Energy medicine: the scientific base. 2nd ed. Edinburgh: Churchill Livingston; 2000.
6.Rubik B. The biofield hypothesis: its biophysical basis and role in medicine.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2;8:703‒17.

Related Articles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zh-TW Chinese (Traditiona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