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思 – 聊聊跨越時空的奇人-葛洪

最近因緣再重看東晉時期葛洪的書,覺得這位1700年前的大家,真是一位難得的天才。 葛洪最厲害的不只是天賦異稟,他的人生也是精彩無比。 葛洪是東晉時代的陰陽家,醫學家、博物學家和制藥化學家,煉丹術家,和著名的道教人士。(wiki) 他在48歲前都在當官逃官中,48歲後終於逃官成功,隱居修煉。 他的書則都在當官的動蕩期間寫完的曠世名著,而他一生寫了300(?)多本書。…

隨手思 – 從中醫的”濕“聊起

幾乎在網路和可見到的書上,沒有太多人提及中醫的”濕“字。 我自己當年開始剛學中醫時,對這個”濕“字,也是學得含含糊糊的。 所以很難相信大多人侃侃大談中醫的濕字,真的明白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這個字,應該在中醫診斷學裡學到。 如果不知道這個字是怎麼回事,對於”濕“性體質,就會有嚴重的誤解。…

今天中醫課講到麻黃湯和桂枝湯。

講到麻黃的發汗,其實不是直接跑肺經去發汗的,而是從興奮中樞神經去叫肺跑皮毛發汗的。這句話衍生出幾個重點, 1. 麻黃可以從興奮中樞神經去跑肺經,所以會被有心人拿去提煉安非它命,所以在美國是禁品。 2. 麻黃讓皮膚發汗力大,那毛皮發汗和肺,如何有關係?實驗室的老鼠實驗,用麻黃餵小鼠會讓牠淹死,因為牠用口鼻發汗。…

隨手思 – 揭開中醫經絡的神秘面紗

經絡,一直被醫研當成電位傳送的電子或離子通道,或更精準的說是局部嘌呤能(腺苷)信號通路。 但我相信,經絡其實是一個五維的能量通道,只是在不同維度有不同的內容合在一起。類似人體與能量體的合一現象。 在最近的一份實驗中,經絡被證實了不是血管,神經,肌肉。並證明在鬆散的結締組織中旋轉針頭引起的生物力學應力/張力,可以產生局部嘌呤能(腺苷)信號通路。該論文用兩種可視化的熒光染料——熒光素鈉和吲哚菁綠 (ICG)——注射到穴位(PC5、PC6 和…

隨手思 – 再聊聊中醫的入門 

我相信大多數人對中醫有個錯覺。 許多人上完一兩個中醫衛教課,會覺得自己已然大概了解中醫了。 記得我在進中醫藥大學前自學了六個月。 入門書能難到哪裡去?那時連漫畫書都買過,當然是輕鬆白話。 一般人”K“了30本中醫入門書,照理說應該夠平日吹牛用了。…

隨手思 – 按摩指壓穴位 vs 針刺穴位

許多人問我”按摩指壓穴位”的效果,是否可以代替”針刺“效果? 答案是,也可以也不可以。 兩者的交點,可以是放鬆,但又放鬆的不一樣。 前者主要從肌肉來放鬆,後者主從局部化學作用與神經來放鬆。 兩者的最大不同是,”按摩指壓穴位”以放鬆為主,針灸/刺以治療為主。…

隨手思 – 中醫啟蒙由認識漢字開始。

”中醫啟蒙由認識漢字開始。“–徐文兵。 中醫的文字都淵源極久,有許多很難用現代文字意象來了解,尤其是中醫術語。 曾經上中醫課,講到”心腎不交“四個字,突然發現同學們對這四字的認知只有=心與腎不交通。我問,”心與腎不交通“什麼意思呀?大家無法再進一步解釋,我才明白,原來同學們並非真的懂中醫術語,這樣學中醫真的非常吃虧,會只知有其字,而不知有其義。 如果連字義都不明白,知道字形有何意義呢? 記得我當時解釋”心腎不交“的內容大約如此。…

從膻中穴小聊起穴位

膻中穴位在仰臥時的兩乳頭中線和胸正中線的大十字交點。 其中穿過第4肋間神經(N)前皮分支,再穿過左右胸大肌間,下面是胸骨體。胸骨體下面是弓主動脈,心臟打血到這裡,重新分配血流到不同臟腑。 腧穴是身體病變的重要反射點。在健康人中,穴位電阻明顯低於附近的非穴位。但在與病患相關穴位上,電阻則發生改變。以針刺激穴位時,穴位局部可釋放生物分子,發揮鎮痛或神經調節作用。初步研究表明,腺苷是穴位局部產生的針灸信息的有效生物分子。腺苷在針刺介導的鎮痛作用中釋放. 對人體的影響也已有實驗證明。 膻中穴的針刺法是:…

學中醫做藥用中草藥膏跟想的不太一樣

今天上中醫的中藥課,同學們交小小作業-做草藥膏。 親自動手才發現的確不少問題,最大的問題竟然是在-買藥材上面。 原來“紫草”兩字有很多名字(小名俗名商名),在不同國家的名字更多了。大家搞得一頭霧水,我聽了也一頭霧水。 原來我們中醫師都有合作的商業中藥局,大家都有統一的共識。很少自己到民間藥房買藥,沒想到民間藥房如此多采多姿。 今天就特別抽了點時間,把這兩種都叫”紫草“的中藥分開整理一下給同學們做參考。…

zh-TW Chinese (Traditiona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