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思 – 聊聊有關學習的事
每次要找老師學習新東西,就是我的痛苦時間。
這個時代,人人都想當老師。
其實就算是教育專業,也有分初中高級等等。
不是教初級就是低等老師,對我來說,教哪級都有高手大師。
最怕的是,沒有自覺或者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有多新手,一速成學完轉身就當專業或老師。這類人經常出現在身心靈界,非常的有違或不身心靈。
當然,學習者也有千百種。
— 有人就是要找兒少教育型 = 老師要負責帶領學習者的興趣,製造上課氛圍或帶遊戲活動。
— 有人則是要找陪少爺少奶奶慢活式教育 = 老師一定要上課同時陪做練習,反複帶動做的練習一定要放在課程中,即使會擠掉課程內容也沒關係。
— 有人則是要找菁英教育型 = 像鋼鐵俠Elon,嚴謹含金量高,還得有實力經得起發問。
這個時代,最經不起消耗的就是時間。
很多事一錯過,就是錯了過了,無法再回頭,特別是時間。
今天上課跟同學們講到老人的世代也不同了。
上一代長輩要退休享福,花時間在想怎麼殺時間。
這一代長輩要退而不休,花時間在圓夢或殺出第二人生。
最怕的是每日原地踏步,做一樣的事無所前進。
有人說,幹嘛活那麼累?原地踏步有何不好?
這句話自然對很多人是對的,但這也是句條件句。
條件是,有足夠的把握可以安然虛度活著就好的享樂人生。
有關”人生的意義”這件事,有人在乎有人不在乎。
有人喜歡下場打球創造記錄,有人喜歡旁觀取樂,有人喜歡主控遊戲,各取所需。
有人很早就開始創造人生的意義,有人要較晚才開始。
現代人一般在平均50歲前被溫飽的生存所框住,50歲後就會考慮活著的意義了。
無論考慮的結果如何,也許有人決定仍在原路徑上,也許有人決定轉換跑道,但有考慮過也是好的。
上課和工作很像的是,
如Elon所說: ”如果你需要鼓勵的話,就不要創業了。“
一句話簡單粗暴,直白的意思是 – 這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或能夠做的事,不必浪費大家的時間。
上精英課程也是一樣,這已不是有沒有錢與時間的問題,而是意義與價值的事。
如果上半生都在糾結有沒有錢與時間,下半生可以考慮意義與價值了。
如果四樣都沒想過,就當我沒說過吧。
這個階段也是出現各路課程好時機,充斥各種需要轉型的人們。
學習者來自四面八方,課程一定要媒合雙方的需求,才能各有所需。
先知道要當一個怎樣的老師,才能開出一個怎樣的課來。
我最怕教學內容和教育兩樣都是半調子自告奮勇來當老師,還控制欲很強。
無論包裝如何,跟一個舊世代的老師學習,就很容易被洗腦成舊世代思想與習性。
個人喜好不同,知道自己要什麼,在名利之前還能堅持自己的路。
即便自己是稀有品種,總有一日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稀有課程與老師。
— 蘇菲亞寫身心靈的心
Responses